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指导> 正文

红色战车丨经典消防模块,施密茨WLF拉钩臂整装消防车

2025-06-0460

WLF是德语Wechselladerfahrzeug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就是车厢可换装车辆。上个世纪50年代,德国消防就已经有了“换柜”消防车这个理念,70年代应用于德国多个消防队,80年代系统标准化,也就有了后来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国内喜欢将这类车称为拉臂车,所以后文里面我们将WLF统称为拉臂车。


上图是德国伍伯塔尔消防局03中队配置的拉臂车,该车配置有洗消模块、指挥模块、医疗模块、器材等多种模块。后来,德国甚至衍生出了WLF-K带有吊臂的模块车,安装开顶模块的时候便于器材的拿取。拉臂系统后来进入国内,对国内特勤以及战保的发展起到了比较关键的作用。

上图是南京消防的施密茨毒液搜集车,该车的型号就是WLF,简单来说它就是普通的拉臂底盘增加了一个毒液搜集上装。但考虑到国内还是更偏向于一车配一柜的用车理念,大部分拉臂车就是配置原装柜,包括LUF远程供水都属于拉臂车的一种。再加上模块化调车理念,很大程度的限制了这种上装的便利性。

施密茨WLF拉臂模块


施密茨的WLF算国内保有量最大的一款拉臂车,国内的主要城市基本都购买了这套系统。本文将围绕着图中这辆福建某地于2006年装备的施密茨WLF拉臂模块车,对这套拉臂系统以及底盘进行介绍。


拉臂系统构造非常简单,分为底盘,拉钩臂和器材柜三个部分。施密茨在这里面主要负责零部件的整合以及器材柜的制造,该车原车一共配置了两个器材柜。短轴Actros载货车底盘带有侧裙,搭配高顶双卧驾驶室,欧气十足。



位于驾驶室主驾座椅左侧的拉臂控制面板


在上图里我们用箭头简单标注了一下拉臂的结构

黄色箭头:拉臂主油缸,推动拉臂工作的核心部件。这两个主油缸的故障率相比其他部件来说会高一些,而且该车的主油缸已经经过更换。

绿色箭头:中部梁,转轴固定在倾斜臂上,由一对液压油缸控制工作。

红色箭头:倾斜臂以及箱体横向锁紧机构,卸下箱体的时候,倾斜臂会调整角度,将货箱放倒。如果货箱安装好以后,锁紧装置会将货箱锁止,防止左右跑偏。

白色箭头:后滚轮,箱体底部中间的滑轨通过滚轮慢慢滑下去


钩子特写,卸下器材箱以后调低拉臂角度即可分离


箱体并不与地面直接接触,而是在末端安装了一对滚轮,接触地面以后,拉臂将其慢慢后推,直至放平为止。以上就是拉臂的工作原理,操作数量快捷的情况下,更换另外一个模块五分钟基本可以搞定。


初期,该车配置了两个拖柜,分别是防化器材柜和抗震器材柜。柜长为5.9米,柜高和柜宽均为2.45米,空重3.2吨,可以容纳3.5吨的器材。每个柜均安装了五个器材箱门,防化柜五门均为外开结构,而地震柜为前两门为卷帘门,其他三个门为外开门。



内部的结构经过改装后变化很大,但框架和型材还是基于原来的施密茨防化器材柜改造的。内部配套了小凳子,帐篷,一次性餐盒和运输用电瓶车等保障装备。一般情况下,该车随同炊事车一同出动。在今年闽动2021上,该车参与了拉动,有些参演消防员都对该车有着比较深刻的印象。


另一个柜就是上图中的抗震抢险柜,简单来说就是器材柜。器材柜依旧保持原样,外观依旧粘贴了吉麦克斯施密茨的LOGO。我个人比较喜欢地震器材柜的结构,前半段为卷帘门式的设计,中门和尾门均为外开式车门,带有踏板。


和常规的抢险车辆一样,内部布置了非常整齐的储物篮以及个人装备,没有重型装备,无需设置踏板。内部槽位清晰,布局合理,像液压千斤顶这些常用的救援设备就可以放在左边中下方的大槽里面。



车厢中部的器材仓多以大型槽位为主,一共安装了9个主要槽位。上面的槽位依旧以中小型器材为主,下面三格是放置大型器材的槽位。



左边的是发电机槽位,内置一台斯坦利的发电机。发电机下面有导轨,可以通过导轨滑出,然后放在站立平台上。中间通过宽度和尺寸来看,可以容纳下一个小推车,或者对其进行简单改装能够容纳一台手抬泵。如果真的遇到地震坍塌等救援事故,可以充当抽水泵进行抽水。




器材仓内置电瓶,通过外接的电源线对电瓶充电。在卷帘门舱的门框上,外开式车门的内侧,均设置了可以手动开关的照明灯,照明灯由车内电瓶供电。


电源线卷盘设置在舱体外侧前部靠左的地方,电源接口采用魔术贴固定。


从功能和实用性来说,这两个施密茨制造的拉臂模块还是能够满足战保或者普通中队的器材保障运输需求。而且这两组模块不会受到底盘年限影响,如果底盘故障或者到了报废期限需要报废,拉臂模块还可以在新底盘上继续使用。

奔驰Actros1832MP2

该车采用了奔驰Actros1832第二代底盘,驾驶室为高顶双卧结构,底盘规格类似6x4牵引车(Ps:为了防止大家误会,6x4指的是牵引车尺寸,并不是轴数)。左右两边带有侧裙,侧裙集成了小型工具箱。当然,国内还有这样结构的TGA施密茨模块,这种短轴距重卡载货车底盘真的漂亮,而且灵活性也很高。




前后桥均采用了钢板弹簧悬架,轮胎全部换成国产正兴的。前后桥均为钢圈结构,并且全部采用盘式制动器。


车尾默认配置了中置轴,全挂车的接口以及电器线路接口,可以额外牵引一个模块。下面还设置了可翻转的防钻杆,默认情况下应该处于放下的状态,但是该车的防钻杆一直处于提起的状态。


驾驶室内部采用四副式多功能仪表盘,方向盘造型一脉相承,一直到后来的ActrosMP3上也是这个造型。如今,国产福田欧曼卡车也是这个方向盘造型。


后面的仪表盘采用了对称式的布局,左侧的车速表外圈是公里,内圈是英里,右侧为转速表。左右两块表里面都集成了一块液晶屏,左边为里程,右边为时间和温度。下面两款表分别为油表和气压表。我看到中间液晶大屏一直使用的是德文,翻阅菜单以后查询,该菜单只有德文和英文两种语言。



后视镜造型十分经典,当年奔驰MP2卡车采用了这种较薄的曲率后视镜,补盲镜设计在上面,主镜设置在下面。


内饰没有太多特点,毕竟是保障车辆,一般情况下乘坐两个人即可。高顶双卧顶上的卧铺已经拆卸,内部空间很大很充裕。

说在最后

这辆车是2006年生产的,到现在已经15年。但该车车况良好,保养得当,平时使用频率比较低,所以改装以后继续用作后勤保障车辆。


拉臂车的模块化程度高,适应性广,如今已经被各地消防广泛应用,文章的结尾放出几张国内其他地方服役的施密茨WLF供大家欣赏


大连消防特一使用的施密茨WLF,感谢上海车迷@NioEP9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22-2030 研界探索者

备案号:新ICP备14003612号

网站地图